2017年&2018年Q1鋼企業績大幅增長:2017年申萬鋼鐵行業31家上市企業經營業績普遍實現大幅飆升,全行業凈利潤呈現前低后高走勢,全年同比增速高達575%。而2018年Q1業績雖然環比去年Q4出現一定程度下滑,全行業平均回落約20%。但仍處于較高區間,與2017年三季度大致相當。
資產負債率快速下滑、現金流狀況繼續改善:2017年鋼企資產負債率持續走低,板塊內31家上市鋼企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5.97%,低于2016年同期的63.28%,去杠桿成效十分顯著。而到了2018年一季度,行業整體資產負債率進一步降低,目前已經降至55.86%,顯著低于2017年一季度的61.78%。另一方面,上市鋼企的現金流狀況也不斷好轉。2017年行業經營性現金凈額合計同比增長36.74%,達到了自2013年以來的最高值,行業的復蘇為企業現金流狀況的改善奠定了基礎,并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償債能力。
行業供給端延續健康態勢:雖然行業盈利大幅增長,但2017年鋼鐵資本開支維持低位,供給端依然健康。一方面,在經歷2016年的觸底回升之后,目前存貨總體水平增長仍不明顯,當前原材料與產成品存貨環比2016年同比增長僅為-5.94%與5.71%。另一方面,行業產能端依然受到壓制,截至2018年Q1行業在建工程規模為851億元,同比大幅下降26.98%。在產能無法擴充之際,鋼企只能通過增加鐵礦石入爐品位、以及提高廢鋼配比等方式盡量提升自身供給能力。
板塊內企業盈利呈現分化:
(1)特鋼企業業績回升速度偏慢:我們統計的6家特鋼企業2017年凈利潤平均增幅為177%,2018年一季度增幅250%,遠低于普鋼企業業績表現。
(2)鋼貿企業業績改善相較一般:2017年主要鋼貿商業績同比增速僅為10.99%,遠低于行業平均水準。2018年一季度業績增速快速提升至141%,但這更多是低基數導致的數據擾動作用,真實盈利能力仍然相對較弱。
(3)長材企業盈利能力顯著好于板材企業:2017年打擊地條鋼對建筑類鋼材的盈利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,具體到上市公司,以長材為主的鋼企噸鋼盈利明顯好于板材企業。
長材類公司平均噸鋼凈利為439元,板材類企業平均噸鋼凈利為249元,盈利差距較為明顯;投資建議-穩內需政策下板塊具備修復性機會:近期政治局會議表達政策微調符合我們之前的判斷,即在貿易戰外部壓力下,政策重新轉向穩定內需。后期需求變化將由此前回落重回偏平走勢。具體來看預計今年地產投資將超出市場預期,對沖財政收縮導致的整體基建下滑影響。不同于2009年刺激周期下,工業企業資產負債表重新擴張。本輪2015年年底開始的刺激周期,工業企業并沒有重新增加資本開支,大部分制造業供給端依然健康,需求走平后企業利潤仍將維持之前較高水平。但就鋼鐵行業而言,此前疊加供給側改革導致的超高利潤刺激部分類似電弧爐產能擴充,這一點實際影響還需觀察。短期鋼鐵庫存去化順利,旺季特征明顯,鋼價連續回升,企業利潤進一步修復。在宏觀政策調整后,預計鋼鐵板塊將出現回升,推薦標的如寶鋼股份、華菱鋼鐵、方大特鋼、太鋼不銹、新鋼股份、中國東方集團、三鋼閩光、韶鋼松山、南鋼股份、馬鋼股份等;
風險提示:宏觀經濟大幅下滑導致行業需求承壓;政策持續收緊風險。